“专精特新”企业,如同璀璨星辰,在创新与专业的天空中熠熠生辉。在体育这条细分赛道上,一大批“专精特新”企业迸发出强劲活力,成为提振和促进体育消费、推动我国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。
不久前,体育总局公布体育领域国家级“专精特新”小巨人企业名单(2024年),这是体育总局连续第三年公布此类名单,旨在鼓励和引导体育企业向特色化、专业化、精细化方向发展,推动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,并发挥入选企业的示范带动作用,培育体育新质生产力。
据了解,入选企业评选标准非常严格,需同时满足专业化、精细化、特色化、创新能力、产业链配套等多个指标。尽管如此,2024年名单中的企业与2022年49家和2023年80家相比,大幅增加到146家。
“数量上相比前两年快速增加,说明我国体育产业的高速增长不仅仅是量的增长,其创新能力、发展质量也在快速提升。”中央财经大学体育经济研究中心主任王裕雄向人民网记者表示,要更加关注入选企业所代表的创新方向,包括材料创新、数字化和智慧化创新、融合性创新等。
这些企业来自全国18个省(直辖市),其中江苏省的最多,有35家;其次是广东省的30家;上海市和浙江省并列第三,各有15家;紧随其后的山东省14家,福建省8家,北京市6家。长三角和珠三角入选企业占据绝大多数,而西部地区、东北地区的企业数量相对较少,这也与我国当前的产业布局结构基本吻合。
它们的业务涵盖体育场馆设施制造、健身器材研发、高德娱乐平台运动鞋服面料生产、高德娱乐平台自行车配件制造、智能穿戴设备生产、运动康复设备研发、体育用品材料生产、VR竞技体育产品生产销售以及运动相机、无人机、运动飞机生产等多个领域,展现体育产业链向高端化、智能化跃迁之势。
户外运动领域的入选企业占比很高,这与户外运动在当前我国体育产业中的分量和发展势头相一致。它们的技术产品涵盖露营用品、水上运动科技、智能穿戴、轻量化材料等细分领域,彰显我国户外运动产业正从“规模扩张”向“技术驱动”转型的趋势,体现户外运动产业为创新提供了巨大的潜力空间。
部分入选的企业,已取得较大技术突破,研发的产品科技感满满,具备较强国际竞争力。比如厦门鸿基伟业自主研发的碳纤维自行车车圈全球市场占有率达20%,被环法自行车赛顶级车队广泛采用。高德娱乐平台深圳乐骑智能在电动滑板车、平衡车和酷玩类产品领域大显身手,产品远销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。
“这些企业是我国体育产业经营主体中最优秀的代表,引领了我国体育产业的创新方向。”王裕雄认为,这不仅是一份产业创新实力的“成绩单”,更是体育强国战略落地的重要里程碑。在政策、技术与市场的三重驱动下,中国体育产业正从“制造”向“智造”跨越,为全球体育经济发展提供“中国样本”。